电车(电动汽车)并非完全不装前置后驱,只是相对前置前驱和后置后驱来说,前置后驱在电车上的应用没有那么广泛,主要有以下原因:
车辆空间布局
- 电池布置难度: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体积较大,通常需要布置在车辆底部以降低重心,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如果采用前置后驱布局,电池包可能需要在车身中部或后部额外开辟空间进行放置,这会增加电池包设计和安装的复杂性,还可能影响车内乘坐空间和行李厢空间。
- 电机与传动系统占用空间:前置后驱需要在车头放置驱动电机,还要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后轮,传动轴会贯穿车身中部,这会占用车内的地板下方空间,导致车内地板不得不抬高,影响车内乘坐舒适性,尤其是后排中间乘客的腿部空间。
车辆性能影响
- 前后重量分配:前置后驱布局下,由于电机和部分电池等较重的部件集中在车头,车辆前后重量分配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容易出现车头过重的情况,这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使车辆在转向时响应不够灵敏,过弯时容易出现推头现象。
- 动力传递效率:动力从车头的电机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轮,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降低了动力传递效率。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能量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动力传递效率的降低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
成本与生产难度
- 制造成本:前置后驱布局需要增加传动轴、后差速器等传动部件,这些部件的增加会使车辆的制造成本上升。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电动汽车市场来说,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使车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 生产工艺复杂:前置后驱的结构相对复杂,对生产工艺和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难度和生产周期,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在一些追求高性能和操控性的电动车型上,也会采用前置后驱或前置+后置双电机的四驱布局,以实现更好的动力性能和驾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