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选择后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性能表现
- 加速性能优势:在加速过程中,车辆的重心会向后转移,后轮的附着力增加。对于后驱电车来说,驱动轮在后轮,能更好地利用这部分增加的附着力,将动力更有效地转化为向前的驱动力,从而提升加速性能。比如特斯拉Model3后轮驱动版,在加速时能给驾驶者带来强烈的推背感,其0-100km/h加速成绩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出色。
- 操控性能出色:后驱电车的前后轴载荷分配更接近理想状态,一般能达到50:50左右,使得车辆在过弯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更好。车辆在转向时,后轮负责驱动,前轮专注于转向,各司其职,能让车辆的操控响应更加灵敏、精准,驾驶乐趣更高。像宝马i3等后驱电车,在城市道路的狭窄弯道中,能轻松应对,给驾驶者带来信心。
能量利用效率
- 减少动力传输损失:后驱系统的动力传输路径相对简单,从电机到后轮的传动装置较少,能够减少动力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相比四驱系统,不需要将动力传输到前轮,避免了额外的传动部件带来的能量损耗,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续航里程。
- 电机布局优化:对于后驱电车,电机可以直接布置在后轴附近,更接近驱动轮,这样不仅能缩短动力传输距离,还能使车辆的底盘布局更加紧凑、规整。有利于车辆整体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降低风阻,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成本与维护
- 制造成本降低:后驱系统相比四驱系统,少了前驱动轴、前差速器等复杂的传动部件,零部件数量减少,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这使得车企在保持一定利润空间的前提下,可以将后驱电车的价格定得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 维护成本较低:由于后驱系统结构相对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和成本也相应减少。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不需要频繁对复杂的传动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降低了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