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保险相对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 出险率较高:
- 驾驶习惯和操作逻辑变化:很多以前开燃油车的车主在刚开始驾驶新能源汽车时,由于驾驶习惯和操作逻辑变化,导致汽车磕碰较多,出险多。
- 行驶里程多:新能源汽车每公里费用低,城市里很多营运车辆基本都是新能源汽车,且部分车辆在购买时都是以非营运车登记。这些车辆行驶里程多,出险率高,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行业综合成本率,间接也让私家车车主承担了部分保费。同时,一辆新能源汽车每年行驶里程普遍比燃油车多,当驾驶里程变多,出险的几率就会变大。
- 年轻车主多:新能源汽车车主群体年轻化,年轻司机的驾驶习惯普遍要比中、老年司机激进。加之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本就更强,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会进一步提高。
- 维修成本高:
- 动力系统和零配件特殊: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都是一体化设计,智能驾驶相关零配件较多,一旦出问题,维修成本高。部分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市场目前还不够成熟,且各个公司车型都不多,维修方案不够透明。
- 电池成本高: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和电池组往往是一体化的,如果底盘伤了,通常电池也跟着遭殃,而电池于电车来说,占到整车成本的40%-60%。另外,新能源汽车常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无模组动力电池等高度集成化制造方式,并装载大量智能化设备,维修难度和费用高。
- 维修渠道有限: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定价权掌握在汽车生产厂商手里,车辆发生事故后,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只能接受汽车维修定价。
- 风险评估不确定性高:新能源汽车是新生车种,技术相对较新,保险公司对其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也较高。同时,新能源车型迭代快,保险公司积累的历史经验数据的有效性快速衰减,新能源车型特别是新车型的费率厘定准确性不够高,为了覆盖潜在的风险,保险公司往往会提高电车的保险费率。
- 保险覆盖范围广:新能源车专属保险覆盖了更全面的场景,包括行驶、停放、充电和作业等,这增加了保险的复杂性和保障范围,导致保费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