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白天电车存在被盗的可能性,但总体来说概率相对以往已有所降低,主要分析如下:
- 过往案例显示有被盗情况:从北海以往的一些报道来看,曾出现过白天电车被盗的案例。比如2023年5月11日上午,南康镇优之道超市门口有群众的电动车被盗。在2022年、2020年等也都有北海电车被盗的相关报道。
- 盗窃难度有所增加
- 防盗技术升级:现代电车普遍配备智能防盗系统,如芯片钥匙、GPS定位、电子围栏等。车辆异常移动时会触发警报并向车主手机推送通知,部分车型甚至能通过手机APP实时追踪位置,极大增加了盗窃难度和风险。
- 监控覆盖广泛:现在北海的大街小巷、小区和停车场等区域基本实现监控全覆盖,而且有的监控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主动识别异常行为并报警。警方通过调取监控能迅速锁定嫌疑人,破案效率显著提升,对小偷形成强力威慑力。
- 实名制度约束:电车上牌后具备唯一身份标识,无牌车辆无法上路,且被盗车辆容易被追查。购买二手电车需办理过户手续,进一步降低了赃车的市场需求。同时,多地实施电瓶实名制回收制度,废旧电池需登记卖家身份,进一步压缩了小偷的销赃渠道。
- 犯罪动机有所降低
- 回收价值降低:现在的电车电瓶已经由传统的铅酸电池逐渐被锂电池取代,后者回收价值低且存在易燃风险,导致盗窃收益锐减。例如,一组铅酸电池仅能卖几十元,而锂电池因残值低、处理风险大,小偷更不愿下手,无利可图,得不偿失。
- 就业机会增加:随着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低门槛、收入稳定的工作,盗窃不再是低收入群体的唯一选择。小偷有这功夫多跑两单,比提心吊胆的偷鸡摸狗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