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情况和相关分析来看,2025年电车保费存在不确定性,有结构性上涨的可能,但难以确切给出具体涨幅,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 上涨的相关因素及可能趋势
- 过往数据及行业状况:2023年,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21%,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差不多是燃油车的1.8倍。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5.2%,已结赔款同比增长63.47%,行业综合赔付率突破85%,而传统燃油车仅为62%,如此高的赔付率使得保险公司压力巨大,有推动保费上涨的动力。
- 维修成本因素:新能源汽车设计集成化、智能化程度高,如激光雷达、贯穿式尾灯等一旦损坏很难维修只能整体更换,动力电池更换成本也极高,维修成本持续攀升,导致保险公司赔付费用高昂,这会促使保费有上涨压力。
- 出险率因素:新能源车主驾龄相对较短,35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且新能源汽车提速快、噪音小,行驶过程中外界不容易察觉,相对容易出险,营运类车辆占比也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较高的出险率会使保费有上升趋势。
- 可能抑制上涨或下降的因素
- 政策因素: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于2025年1月24日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拟将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由当前的0.65-1.35放宽至0.5-1.5,让新能源车险价格跟风险更匹配,支持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等,这会使保费定价更科学合理,部分低风险车型保费可能降低。
- 市场竞争因素:在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的地区,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推出一些优惠政策,降低保费价格,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部分保险公司的电车保费曾下降了10%-15%左右。
- 驾驶记录和习惯因素:驾驶员若保持良好的驾驶记录,多年未出险,保险公司通常会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驾驶习惯良好,不频繁急刹车、急加速、超速行驶等,也有助于降低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