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不买电车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基础设施与使用便利性方面
- 充电设施不完善:尽管充电桩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与加油站相比,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在一些偏远地区、乡村以及部分老旧小区,充电桩的覆盖还很不足,甚至根本没有,这使得电车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 充电时间长:即使是快充,通常也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充到一定电量,而慢充则可能需要数小时。在节假日等充电高峰期,充电桩前常常排起长队,等待充电的时间会大幅增加,这对于着急赶路或有紧急事务的家庭来说,非常不友好。
- 续航焦虑:电车的续航里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高速行驶、开空调、低温天气等。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电池性能下降,续航可能会大幅缩水,有的甚至会减半。这就导致车主在出行时需要时刻担心电量是否足够,无法像开燃油车那样随心所欲地规划行程。
经济成本方面
- 购车成本高:一般情况下,同等配置和级别的车型,电车的价格往往比燃油车更高。虽然政府有一些补贴政策,但补贴后的价格仍然可能比燃油车贵。
- 保值率低:由于电池衰减、技术更新快等原因,电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3年左右的电动车普遍只剩新车价的40%-50%,比同龄燃油车低了近20个百分点。对于可能在几年内就有换车需求的家庭来说,购买电车会面临较大的折旧损失。
- 电池更换成本高:如果车辆过了质保期后电池出现严重衰减等问题,更换电池的费用较高。一些长续航电车的电池更换成本可能高达车辆价格的一半左右。
车辆性能与体验方面
- 动力稳定性不足:电动汽车虽然加速起步快,但在高速行驶或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耗电量会急剧增加,电池可能无法长时间提供足够的电能支持,难以像燃油车那样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 车内空间小:为追求长续航,电车往往设计成流线型以减少风阻,同时车底的电池也会占据一定空间,这就导致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相对较小,对于家庭成员较多、经常有多人出行需求的家庭来说,舒适性会受到影响。
- 驾驶乐趣欠缺:对于一些喜欢传统汽车文化的人来说,燃油车的引擎轰鸣声、换挡操作等能带来更多的驾驶乐趣,而电车的操作相对简单,缺乏那种人车互动的感觉和驾驶的激情。
安全与技术可靠性方面
- 安全隐患担忧:部分电车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存在爆燃起火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或电池故障,火势蔓延迅速,给车内人员的逃生带来极大困难。虽然整体起火率可能低于燃油车自燃率,但此类事故的严重后果容易让人产生担忧。
- 技术成熟度存疑:尽管电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相比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燃油车技术,仍有一些人认为电车技术还不够成熟,担心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故障或问题,而维修和售后服务可能也不如燃油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