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以后肯定会有电车,而且电车的数量预计会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如下:
- 政策支持
-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动力,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公共及私人充电桩会全面普及,未来在农村地区建充电站可能会比建加油站更多更容易。
- 购车补贴等优惠:各地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纷纷出台购车补贴政策,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放购车补贴,降低了牧民购车成本,刺激了农村居民的购车需求。
- 使用成本优势
- 充电费用低:在农村,充电成本相比城市更为低廉,按照一年行驶20000公里计算,燃油车预计油费12000元/年,而电车在农村充电按照0.5元/度来计算,预计电费仅1000元/年,能为农村居民节省大量开支。
- 保养成本低:电车不需要更高频的保养频次,且故障率较低,更适应农村地区维修店不如城市密集的情况,能减少农村居民的车辆维护成本和时间成本。
- 市场与消费观念变化
- 车企市场下沉: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集体下沉,瞄准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加大在农村地区的市场推广和产品投放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电车选择。
- 消费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接受新事物,年轻一代的农村消费者对电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高,更愿意尝试和购买电车。
- 技术发展
- 续航里程提升: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电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能够满足农村居民日常出行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长途出行需求,减少了他们对续航里程的担忧。
- 智能配置升级:电车的智能化配置不断提升,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互联等功能,为农村居民带来更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提升了电车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