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车常用的电芯主要有以下几种:
锂离子电芯
- 磷酸铁锂电池
- 代表车型及品牌:比亚迪的很多车型都大量采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如比亚迪汉、秦等系列部分车型;极氪001也有95度磷酸铁锂电池版本;长安深蓝S05全系采用宁德电芯的磷酸铁锂电池。
- 特点:原材料磷铁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在高温等恶劣条件下不易发生热失控。循环寿命长,可达2000次以上,深度循环充放电次数超5000次,理论寿命可达7-8年甚至更久。但能量密度相对三元锂电池较低,低温性能较差,在寒冷环境下续航里程衰减较为明显。
- 三元锂电池
- 代表车型及品牌:极氪001的WE100版本采用宁德时代Ni55电芯;长安深蓝SL03的纯电版车型搭载宁德时代或中创新航的三元锂电池;北汽新能源EU5也搭载高性能三元锂电池。
- 特点:能量密度高,相同重量下能存储更多电能,可使车辆续航里程更长。充放电效率高,输出功率大,能满足车辆在加速、高速行驶等状态下的高功率需求。但安全性相对磷酸铁锂电池略差,在高温、过充等情况下存在热失控风险,且成本较高,循环寿命相对较短。
钠电池
- 代表车型及品牌:目前搭载钠电池的国产电车相对较少,但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已在钠电池领域有所布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车型采用。
- 特点:钠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成本较低。钠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电池相似,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相对较好。但能量密度相对锂离子电池较低,目前还处于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推广阶段,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固态电芯
- 代表车型及品牌:部分国产高端电动车型已开始尝试搭载固态电池技术,如蔚来等品牌在部分概念车或高端车型上有相关应用。
- 特点: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液态电解质泄漏、燃烧等安全问题,安全性大幅提高。能量密度较高,理论上可使车辆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能适应更宽的温度范围,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更好。但固态电池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较高,大规模产业化面临着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