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并非不买电车了,而是在电车的消费和推广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 市场供应与竞争方面
- 供过于求:大批中国车企涌入泰国市场,自2022年泰国针对纯电动车推出税务优惠政策后,有大量纯电动车被引进,但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导致出现至少9万辆的滞销状况。
- 价格战影响:车企间的价格战虽短期内对消费者有利,但长期来看,会让消费者持币观望,期待更低价格,也影响了车企利润和市场健康发展。
- 经济与消费能力方面
- 经济表现疲弱:泰国近年经济发展表现不佳,如2024年1-5月新车总销量对比去年同期锐减23%,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不愿拿出大笔预算换购新车。
- 家庭债务高企:泰国持续面临家庭债务高企和购买力疲软困境,银行向汽车购买者贷款时也持谨慎态度,制约了消费者的购车能力和意愿。
- 基础设施方面
- 充电设施不足:尽管政府在主要城市和一些高速公路沿线设立了一些充电站,但覆盖范围仍然不足,尤其是农村和郊区,充电设施缺乏,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消费者担心长途旅行或在偏远地区遇到充电困难。
- 配套产业不完善: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车相关配套产业,如维修保养等在泰国部分地区还不够完善,消费者维修可能面临不便和较高成本。
- 消费观念与习惯方面
- 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泰国人买车更注重帅气、驾驶体验和改装等,电动车在这方面难以满足需求,且他们认为骑电动车不够有面子,比如不太可能提个电瓶到公司充电。
- 对电车性能存疑:此前日本车企曾散布中国电车未在泰国高温高湿雨季经受考验、续航虚标等信息,使得一些消费者对电车性能持怀疑态度。
- 政策方面
- 补贴政策调整:政府给予汽车制造商的优惠和津贴在2023年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动车企业的市场推广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 政策惠及面窄:现有的政策更多地偏向于高端和豪华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普通家庭仍然难以承受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导致中档车型的消费市场难以有效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