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部分电动车型停售有多方面原因,以宝马i3、i8等车型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市场因素
- 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品牌和车型进入,竞争愈发激烈。如宝马i3面对同价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在续航、配置、动力、空间和智能化等方面不占优势。宝马i8作为高端跑车,也面临着来自特斯拉等品牌高性能车型的竞争。
- 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偏好不断变化,更倾向于选择续航里程更长、智能化程度更高、造型更时尚的车型。一些宝马电动车型可能因设计、性能等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导致销售业绩不佳,如宝马i3的造型较为独特,可能不符合部分消费者的审美。
- 市场定位问题:宝马i8定位为旗舰级插电混动两门跑车,官方指导价180万起步,高端定位使它与大多数消费者无缘,市场受众群体小,销量难以提升。
技术因素
- 技术更新换代:汽车行业技术发展快,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断进步。早期宝马电动车型的技术逐渐落后,如宝马i3平台老旧,无论智能性还是平台扩展能力,都很难在当下的市场中竞争。为保持竞争力,宝马需要推出技术更先进的新车型,取代旧车型。
- 存在技术短板:部分宝马电动车型在某些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如一些车型的续航里程在同级别中不突出,或充电时间较长,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购买意愿。
成本与经济因素
- 生产成本高: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通常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如宝马i3使用了碳纤维等昂贵材料,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进而售价较高,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和销量。
- 利润空间有限:由于销量不佳和成本较高,一些宝马电动车型的利润空间较小甚至亏损。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宝马可能会选择停售这些车型,将资源集中到更有利润空间的产品上。
政策因素
- 补贴政策调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会随着市场发展而调整。补贴政策的变化或取消,可能使宝马电动车型的价格优势减弱,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
- 法规标准变化:政府可能会出台新的环保法规或者能源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调整其产品组合以满足新的标准。部分宝马电动车型可能无法满足新的法规要求,从而面临停售。
企业战略因素
- 产品布局优化:宝马为了优化产品布局,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新电动车型,会停售一些老旧或销量不佳的车型,为新车型腾出产能和市场空间,如宝马i3停产,为iX1等新车型让路。
- 品牌形象塑造:宝马可能希望通过推出更先进、更具代表性的电动车型,来塑造品牌在电动化领域的新形象,提升品牌的科技感和环保形象,因此会淘汰一些不能很好体现品牌新形象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