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涨价后是否划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是具体分析:
购车成本方面
- 补贴退坡影响:2025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虽仍延续,但每辆车最高免税额不超3万元,与之前全额免税相比,优惠力度减小。如购买一辆30万元的纯电车,2025年前购车可享全额免税优惠,节省约2.65万元,2025年则只能享受最高3万元的免税额度。不过相比燃油车,仍有一定免税优势。
- 价格调整情况:补贴退坡后,部分车企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导致车价上涨,但也有不少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选择降价。如特斯拉Model3后驱版在2025年降价1.4万元至22.99万元。
使用成本方面
- 充电与加油费用对比:通常市区通勤的新能源汽车百公里耗电量在12-15度左右,若选择较贵的充电桩,百公里充电费用约30元,10万公里总花费约3万元。普通燃油车按92号汽油每升8.18元计算,百公里油耗9升,费用约73.6元,10万公里油费约7.36万元,电车优势明显。
- 保养成本差异:新能源汽车机械结构简单,无需时常更换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等,日常维修保养成本较低;传统燃油车维修养护成本较高。
其他方面
- 保值率问题:整体上电动车保值率不太乐观,尤其是入门级车型,如比亚迪秦PLUSEV三年后的保值率甚至不到40%。但高端品牌和有技术壁垒的车型,保值率相对更稳妥,如蔚来的ET5、理想的L8,三年后保值率普遍能达到60%以上。
- 充电便利性:充电桩建设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充电桩运营维护不善等问题,在一些小县城找充电桩困难,这会增加使用电车的时间成本和综合成本。若有家用充电桩,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