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为什么后期要锁电

2025-02-21 06:01:43  阅读 4 次 评论 0 条

电车后期要锁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安全因素

  • 防止过充过放:过充可能使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甚至引发热失控,导致起火等严重后果。过放则会使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活性降低,缩短电池寿命,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锁电可以预留一定的电量空间,避免电池处于过充或过放的状态。
  • 降低自燃风险: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衰减,可能会出现鼓包、发热等情况,为了降低电池自燃等安全隐患,厂家会锁住一部分电池的充放电电量,让电池在更安全的电量区间内工作。

电池性能维护
  • 应对电池衰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逐渐减弱,电池的储能能力和充放电效率会逐渐降低。锁电可以在电池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通过限制可用电量,使电池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工作,减少因过度使用导致的性能加速衰退。
  • 适应环境变化: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会对电池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导致电池充放电能力下降。比如在低温环境中,电池的锂离子传输速度变慢,可能会出现锂枝晶现象,容易引发短路。锁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相对安全和稳定的性能。

充电相关问题
  • 匹配充电设备:使用不兼容或质量不合格的充电设备,可能会输出不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过程,导致电池组受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电池造成进一步的伤害,BMS可能会采取锁电措施。
  • 修正充电习惯:频繁的快速充电或放电、长时间过度充电等不良充电习惯,会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加速电池老化,增加电池故障的风险。锁电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减少不良充电习惯对电池的损害。

车辆系统相关
  • 软件更新影响:车辆软件更新可能会导致BMS的锁电策略发生变化。车企可能会通过OTA升级等方式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优化或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需求,从而出现锁电现象。
  • 系统故障误判:电池管理系统的传感器或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可能会误判电池状态,比如错误地认为电池处于过充或过放状态,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锁电。

企业策略因素
  • 降低售后成本:如果电池出现大规模的故障或安全问题,厂家需要承担巨大的售后维修和更换成本,还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通过锁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池故障的概率,降低售后风险和成本。
  • 提升整体稳定性:部分车企在前期为了追求车辆的高续航等性能指标,可能会将电池的放电深度调得较高。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样存在安全隐患或电池寿命问题,后期就会通过锁电来调整,以提升车辆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2262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