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配置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动力系统
- 电池
- 容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容量越大,理论续航越长。可查看车辆信息标签、用户手册,或联系制造商、经销商询问,也可使用在线查询工具。
- 类型:常见有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安全性高、寿命长,但能量密度稍低;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表现好,但安全性相对弱一些。
- 技术:如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能降低整车重量,提升续航5%-8%左右,还可增强车身刚性与安全性。
- 电机
- 功率:功率越大,电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越强,常见单位为千瓦(kW)。
- 类型:有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等。永磁同步电机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交流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 散热:散热性能好的电机,可保证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延长使用寿命,如液冷电机散热效果较好。
- 电压平台:全域800V电压平台除了充电快,还能降低约10%电耗,提升续航,且碳化硅材料在高温高压下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智能系统
- 智能驾驶辅助
- 自动驾驶级别:从L1到L5级别,级别越高,自动化程度越高。L2级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L3及以上能在更多场景下自主驾驶,但目前L3及以上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限制。
- 功能配置:如自动紧急制动(AEB)、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泊车等功能,能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 智能互联
- 车机系统:包括中控屏尺寸、分辨率、操作流畅度,以及是否支持导航、多媒体娱乐、语音控制等功能。好的车机系统可提升驾驶体验。
- 手机互联:支持CarPlay、HiCar等手机互联功能,能方便地将手机内容投射到车机上,实现资源共享。
底盘与悬挂
- 底盘结构: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如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挂、双叉臂独立悬挂的车型,操控性和舒适性通常较好。
- 悬挂系统:决定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可分为麦弗逊式、双横臂式、多连杆式等悬挂类型,以及空气悬挂等。空气悬挂可根据路况和驾驶模式自动调节悬挂高度和硬度,提升驾乘舒适性和通过性。
安全配置
- 制动系统:常见有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盘式制动散热好、制动效果稳定;鼓式制动制动力大,但散热性能较差。此外,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制动力分配(EBD)等也是重要的安全配置,可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出现侧滑、甩尾等危险情况。
- 被动安全配置:包括安全气囊数量和位置,如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囊、头部气帘等;车身结构强度也很关键,高强度钢比例高的车身,能在碰撞时更好地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舒适性配置
- 座椅:具备加热、通风、按摩功能的座椅能提升乘坐舒适度;座椅的材质、包裹性和支撑性也很重要,零重力座椅可进一步减轻驾乘疲劳。
- 空调系统:自动空调可根据车内温度自动调节,部分高端车型还配备三区或四区独立空调,能满足不同位置乘客的温度需求。此外,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可过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提供健康的车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