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为什么不做电车

2025-02-21 03:33:44  阅读 6 次 评论 0 条

日系并非完全不做电车,只是在电车发展方面相对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车企来说较为迟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技术路线与市场选择

  • 混动技术优势明显:日系车企在混合动力技术上有深厚积累和领先优势,如丰田的THS混合动力系统、本田的i-MMD、日产的e-Power等。这些混动技术能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消费者对混动产品认可度高,车企更愿意继续深耕混动领域。
  • 看好氢燃料路线:部分日系车企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比纯电动汽车更清洁环保高效,将发展重点放在氢能源上,如丰田在氢燃料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投入巨大。

市场需求与消费观念
  • 本土市场需求小:日本本土汽车市场规模有限,2022年汽车总销量只有420.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只有2%。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和混动汽车的接受度更高,对纯电车的需求相对较低。
  • 充电便利性差:日本人口密集,城市空间有限,很多车位是立体车位,改造加装充电桩难度大,充电桩数量不足,充电设施不完善,使得消费者对电车的使用便利性存在担忧。
  • 用电成本较高:日本电价相对较贵,且实行梯度定价,超过一定用量后电价猛涨。电车耗电量大,导致使用成本较高,削弱了电车的吸引力。

资源与产业环境
  • 锂资源匮乏:日本矿产资源匮乏,锂矿储量几乎为零,生产电池所需的锂资源需大量外购。而全球锂矿资源的开采和电池生产的中游产业,中国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日本车企在电池供应和成本控制上处于劣势。
  • 产业转型压力大:日本汽车产业庞大,汽车制造商及其相关行业雇佣了大量劳动力。全面向电动化转型,可能导致大量传统燃油车相关岗位流失,带来社会民生问题,转型压力巨大。

政策与法规因素
  • 补贴政策不突出:相比中国等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补贴政策,日本对电车的补贴力度相对较小,难以有效刺激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研发生产积极性。
  • 排放法规相对宽松:与欧盟等地区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法规相比,日本的相关法规在推动车企快速向纯电动转型方面的力度不够,车企没有面临巨大的合规压力。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224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