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不浪费国家资源,反而在很多方面对国家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能源利用角度
- 能源转换效率高:内燃机汽车的能量转换过程复杂,总体能效通常在20%-30%。电动汽车通过电池储存电能,并直接将其转换为机械能,能效可达到80%以上。
- 削峰填谷作用:中国目前火力发电占比较大,且传统发电启动后停止成本高,需要存储和削峰填谷,同时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也需要储能。而大多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集中在夜间,能起到填谷的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利用效率。
- 能源多元化利用:发展电车可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降低国际油价波动和石油供应中断等风险,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且电能来源广泛,可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能源多元化。
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角度
- 电池资源回收利用:虽然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锂等稀有金属和化学物质,但锂电池理论上可以回收重复利用,随着技术发展,回收率会不断提高,回收成本会不断降低。
- 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尾气排放,即使考虑发电端的排放,在当前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其单位污染率也相对燃油车低。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其环境效益将更显著。
产业发展和经济角度
- 带动产业升级:电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产业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 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部分核心技术落后于外国企业,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的优势在于产业链完善,市场空间广阔,各路新势力品牌崛起,在三电实力和智能座舱水平等方面不弱于老牌外国品牌,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