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新闻来看,在株洲开电车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有利方面
- 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2025年2月起,电动车新规对四轮电动车有推动作用,传统燃油低速四轮车逐步退出市场,政府加大补贴力度,鼓励消费者置换新能源车型,株洲的车主也能享受到相关政策红利,在购车成本等方面得到一定实惠。
- 基础设施建设有改善:据2015年消息,京港澳高速株洲段的朱亭服务区和建宁服务区曾计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每个服务区会安装两台充电机,有四个充电位。且2025年各地计划新建大量公共充电桩、换电站,不仅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商业区,还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延伸。可以合理推测株洲的充电设施在后续几年有一定的发展和完善。
- 市内通勤优势明显:有株洲车主反映,电动汽车用于市内上下班代步很方便,如续航210公里的车在市区出行几乎5-6天才充一次电,并且充电可以使用220V/16A家用空调插座。对于日常在株洲市内活动范围不大的居民来说,电车基本可以满足出行需求,且使用成本较低。
挑战方面
- 长途出行存在焦虑:春节期间有车主从深圳驾驶电车回湖南,途中遇到堵车、气温等因素影响,电量消耗超出预期,还出现充电排队、充电口损坏等问题,即便株洲本地的充电设施在市内尚可,但如果需要长途驾驶出市,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使用不便等问题。
- 极端天气影响续航:在低温等极端天气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大幅下降,如在零下10度的天气中,有车主排队充电45小时只为了续命100公里,株洲冬季也会出现低温天气,这对电车的续航是个考验,可能导致车主需要更频繁地充电,增加出行的不确定性。
- 充电配套仍不完善:即便有建设规划,但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可能仍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比如有车主反映找匹配的充电桩困难,好不容易找到充电功率还可能被腰斩,在株洲可能也存在部分充电桩损坏、不同服务区电价差异大等问题,影响电车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