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车是可以使用家用电充电的,并且这也是很常见的充电方式,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会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不选择用家用电充电:
- 充电速度较慢
- 功率限制:家用电一般为220V,功率通常在3.3kW或7kW左右,相比公共充电桩,特别是直流快充桩,充电速度要慢很多。例如,使用7kW的家用充电桩,给一辆电池容量为60kWh的电动汽车充满电可能需要8小时以上,而使用直流快充桩,在理想情况下,半小时左右就能将电量从30%充至80%。
- 时间成本:对于那些需要快速补充电量、有紧急出行需求的用户来说,家用电充电的速度难以满足需求,会耽误他们的行程。
- 安装条件受限
- 车位问题:如果没有固定车位,安装家用充电桩会面临诸多困难,如无法进行线路铺设、难以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等。即使有车位,有些小区的车位可能不具备安装条件,比如电力容量不足、车位距离配电箱过远等。
- 物业审批:安装家用充电桩需要经过物业的审批,部分物业可能会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对小区电网影响等原因,不批准安装,或者审批流程繁琐,导致用户放弃安装家用充电桩,也就无法使用家用电充电。
- 安全隐患担忧
- 线路老化:一些老旧小区的电力线路可能存在老化的情况,而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流较大,可能会导致线路过载,引发安全事故,如火灾等。
- 充电设备质量:如果使用的充电设备质量不过关,或者在充电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存在安全风险,如漏电、短路等,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 成本因素考量
- 电表及线路改造:安装家用充电桩可能需要进行电表扩容、线路改造等工作,这需要一定的费用,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成本较高。
- 电费计量方式:有些地区的居民用电没有实行峰谷电价,或者峰谷电价差价不明显,那么在用电高峰期充电,电费成本相对较高,不如在一些有优惠政策的公共充电桩充电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