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比油车保险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车辆本身因素
- 核心部件成本高:电车的核心是电池,成本占整车的30%-40%甚至更高,如特斯拉部分车型电池组更换费用达整车价格的三分之一。除电池外,电机、电控系统成本也较高,一旦损坏,维修或更换会让保险公司承担高额赔付风险。
- 车辆购置价格高:除去微型纯电车,电动轿车、电动SUV的购买门槛和平均价格都比同级油车高。并且保险公司通常按补贴前的原价计算保费,而非实际支付价格,保费也就相应提高。
- 零整比高:电车更智能、集成度高,搭载各种科技配置,碰撞后零部件大多只能换不能修。如一体化压铸技术虽节省了生产成本和空间,但一旦受损,往往需要更换整个压铸配件。
维修保养因素
- 维修难度大:电车集成了先进电子技术,从电控系统到驱动电机,维修技术要求高。维修人员不仅要懂机械知识,还需具备电子和软件专业技能,维修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
- 维修渠道少:电车维修依赖品牌授权网点,社会化维修渠道有限,零部件供应周期长且价格高。动力电池的维修技术门槛高,多数维修需车企或电池企业介入,进一步推高工时费。
风险因素
- 出险率高:一方面,电车使用成本低,车主开车频率更高,里程多了出事概率自然增加。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电车的出险率大约是燃油车的两倍,“三电”系统容易出故障。并且新能源汽车中营运车辆占比高于燃油车,使用强度大且事故率高。
- 安全隐患大:电车电气系统在碰撞等事故中存在短路引发火灾的风险,灭火和清理费用高。电池在充电或使用中可能过热、热失控,车辆碰撞中也可能受损引发起火或爆炸。
- 赔付率高:2023年新能源车的赔付率平均为85%,油车为75%。赔付率高意味着保险公司要支付更多赔偿费用,促使保费上涨。
保险行业因素
- 数据积累不足:电车发展时间短,历史理赔数据有限,保险公司难以精准评估风险,倾向于保守定价,导致保费较高。
- 保险范围广:新能源车专属保险除基础险外,还有附加险,覆盖电车行驶、停放、充电和作业等场景,保险范围大,保费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