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电车是可以作为赛车的,并且在赛车领域中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比如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E)就是专门的电动汽车赛车比赛。不过,在传统认知中,相比燃油车,电车曾在一些方面存在限制,让人觉得不太适合当赛车,主要原因如下:
- 续航里程限制:传统燃油赛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加油继续比赛,而电车的电池容量有限,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在长距离比赛中可能需要频繁充电,这会大大增加比赛时间成本,影响比赛的连贯性和观赏性。比如在一些长距离耐力赛中,燃油赛车可以连续行驶数小时不加油,而电车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站充电,难以满足比赛要求。
- 充电时间较长:目前,即使是快速充电技术,给电车充满电也需要一定时间,通常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而赛车比赛中,进站加油时间通常在数秒到十几秒之间,充电时间过长使得电车在比赛中的进站策略会非常复杂,也会让比赛节奏变得拖沓,不利于激烈竞争。
- 动力输出特性:虽然现代电车的动力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但在过去,电车的动力输出特性与燃油车有所不同。燃油车发动机可以在不同转速下输出不同的扭矩和功率,动力输出曲线较为复杂,车手可以根据不同的赛道情况和驾驶策略来利用发动机的特性。而电车的动力输出相对较为直接,扭矩通常在启动瞬间就能达到最大值,在一些需要细腻动力控制的复杂赛道和驾驶场景中,车手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和掌握。
- 散热问题:赛车在高速行驶和激烈驾驶过程中,电池和电机等部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系统设计不好,会导致电池和电机性能下降,甚至出现安全问题。相比燃油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电车的散热要求和难度有所不同,需要更精细的设计和优化,早期电车技术在这方面存在一定挑战。
- 车辆改装难度:赛车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赛道和比赛要求进行各种改装,以提升性能。传统燃油赛车的改装技术和经验已经非常成熟,有大量的改装部件和方案可供选择。而电车的结构和技术相对较新,可用于改装的成熟部件和技术相对较少,改装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