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降价趋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可能会有以下走向:
短期趋势(2025-2027年)
- 整体价格持续下降: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已大幅下跌且可能继续下降,磷酸铁锂价格从每吨18万元的高位跌至原来的四分之一,带动整车成本下降。如2025年年初,大众ID.3、长安Lumin等超50款纯电动车降幅达到17%以上。预计到2027年电动汽车价格能与传统燃油车持平。
- 不同细分市场有别:低端插混车型降价概率更高,厂商为清理库存,可能会加大对入门级车型的降价力度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中高端车型价格相对稳定,主流品牌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新功能或配置来吸引消费者,如高阶智驾科技平权等,直接降价幅度可能较小。
中期趋势(2028-2030年)
- 规模化效应凸显:到2030年,预计超一半汽车制造商生产电动汽车,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拉低价格。
- 技术进步推动降价:电池技术、生产工艺等会不断进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钠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若实现大规模应用,也将使电车成本降低,价格更具竞争力。如雅迪发布的钠电池电动车,随着钠电池的批量生产,有望带动电动车价格下降。
-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新进入者和传统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继续采取价格策略,尤其是在10-20万这一新能源渗透率主战场和20-30万的差异化、新技术爆发区间,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长期趋势(2030年以后)
- 价格趋于稳定或缓慢下降:当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成熟,市场饱和度较高,技术和成本相对稳定时,电车价格可能会趋于稳定,或者随着技术的小幅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持续作用,价格呈缓慢下降态势。
- 与其他交通方式竞争影响价格:未来出行市场多元化,若共享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广泛普及,个人购车需求可能会受到影响,电车制造商为与其他出行方式竞争,可能会调整价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