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电车和油车各有其特点,好不好开取决于个人的驾驶习惯和需求,以下从几个常见方面来分析:
- 驾驶感受
- 动力输出特性:电车一般采用电动机驱动,动力输出直接,起步加速迅猛,在城市频繁启停的路况下,能迅速响应驾驶者的加速需求,减少等待时间;油车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动力输出需经过一系列机械传动,发动机转速需提升到一定区间才能输出较大扭矩,加速感相对延迟,驾驶体验较为线性。部分习惯线性加速的驾驶者可能觉得油车更好掌控,而习惯迅猛加速的人则更青睐电车。
- 静谧性:电车没有发动机运转,车内噪音主要来自胎噪、风噪,整体静谧性好,能营造舒适的驾乘环境;油车发动机运转会产生一定噪音和振动,尤其是发动机高转速运转时,噪音较为明显,对于追求安静驾驶环境的人,电车更好开;但也有人喜欢听发动机的轰鸣声,觉得这才有驾驶激情,对这类人来说,油车可能更具吸引力。
- 驾驶便捷性
- 加油与充电:加油过程仅需几分钟,在长途驾驶或急需出行时更高效;而充电时间相对较长,快充也要半小时左右,慢充则需数小时,这使得电车在长途驾驶时,充电耗时可能会带来不便。但在日常市内通勤场景下,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不影响次日使用,电车的充电劣势并不明显。
- 能源补给网络:加油站网络遍布各地,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方便找到;相比之下,充电桩的覆盖程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乡村或偏远地区,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充电桩,这让驾驶者在规划行程时需更谨慎,担心电量耗尽而“趴窝”。但在城市中,随着充电桩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小区、商场、写字楼等地,电车充电也越来越便利。
- 车辆操控
- 车辆布局:电车因电池布局,底盘通常更平整,且电池重量大,使车辆重心更低,在高速行驶和过弯时稳定性好;油车发动机等部件较重,一般位于车头,前后配重比可能不如电车,过弯时操控难度相对大些。但一些高性能油车通过精心调校和优化布局,也能实现出色的操控性能。
- 驾驶辅助系统:多数电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代表,更注重智能化发展,常配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像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等,能减轻驾驶负担,尤其在拥堵或长途驾驶时优势明显;部分油车在这方面可能相对滞后,一些老款车型甚至没有这些功能。不过,高端油车同样会搭载丰富的驾驶辅助系统,提供类似的便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