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车还酒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认知因素
-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骑电车的人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不知道酒后骑电车也算酒驾,或者不清楚酒后骑电车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例如一些人认为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酒后骑行不会有问题。
- 侥幸心理作祟:觉得自己骑电车速度慢,即便喝了酒也不会出事故,或者认为交警不会专门查电车酒驾,不会那么巧被抓到。像有些人在聚会喝酒后,抱着不会被查到的心态骑电车回家。
- 环境因素
- 酒桌文化影响:中国的人情往来中“酒桌文化”盛行,在聚会、应酬等场合难以拒绝饮酒,而酒后又没有其他合适的交通方式,或者为了图方便,就选择骑电车。
- 查处力度不足:相比汽车酒驾,电动车酒驾的社会影响相对较小,事故数量和公共危害相对较少,所以交警的查处力度通常较低。加上电动车小巧灵活,看到交警设卡时容易躲避,增加了执法难度,导致一些人觉得有机可乘。
- 处罚力度较轻:对于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酒驾,一般处罚只是警告或罚款50元,违法成本低,难以对驾驶人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 生理心理因素
- 自信膨胀认知下降:饮酒后,人的自信心会膨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好电车。同时,酒精会麻痹神经系统,使人的判断和操作能力下降,对危险的感知和应对能力变弱,意识不到酒后骑电车的危险性。
- 缺乏替代出行方式:部分地区公共交通在夜间的覆盖和便利性不足,或者叫代驾等服务不够普及,饮酒后没有其他便捷的回家方式,使得一些人选择冒险骑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