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电车当然还能开,只是相比其他季节,会面临一些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续航方面
- 低温影响电池活性:低温会使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电解液黏度增加,锂离子移动阻力增大,导致电池可用容量减少、放电性能降低。如25℃时电池能发挥100%容量,气温每降1℃,可用容量约减少0.8%。
- 取暖系统耗电:电车制热依靠电池供电,开启暖风会大幅增加耗电量,在-7℃环境下开启暖风,续航普遍下降约40%。
- 行驶阻力增加:冬季轮胎气压降低,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上升,且路面可能有积雪、结冰,车辆行驶需克服更大阻力,电机输出功率增加,电能消耗更快。
驾驶性能方面
- 制动性能变化:低温可能使制动系统中的液压油黏度增加,制动反应时间延长,制动距离变长。在冰雪路面上,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刹车时更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制动效果。
- 操控稳定性降低:冰雪覆盖的路面摩擦力小,车辆在转弯、加速、减速时容易失控,尤其是在没有配备良好防滑系统或雪地轮胎的情况下,操控难度会显著增加。
充电方面
- 充电效率降低: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下降,充电速度变慢,充电时间延长。例如,在常温下6小时能充满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可能需要8小时甚至更久。
- 充电桩故障风险:极寒天气可能会对充电桩的电子元件和线路造成影响,导致充电桩出现故障或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增加。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电车在应对冬季问题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如2025款极氪001配备全栈800伏高压系统、神行电池和第二代全域热管理系统PTM2.0,在低温环境下仍有出色的续航和充电表现;2025款极氪007通过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四轮独立悬挂系统以及智能驾驶系统,能有效应对冬季的复杂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