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电车”默认为电动汽车,较少人购买电动汽车主要有以下原因:
- 购车成本方面
- 价格较高:同等配置和级别的车型,电动汽车往往定价高于燃油车。如吉利帝豪,燃油车起售价6.98万元,电动汽车帝豪EV补贴后最低终端价12.58万元,消费者需承担额外经济负担。
- 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出,部分消费者为享受补贴提前购车,导致短期内市场需求相对承压,同时补贴退坡使新能源汽车价格相对上涨,影响购买意愿。
- 保险费用高:电车的保险费用普遍比油车高,部分原因是其维修成本高,一旦发生事故,电池等关键部件的维修或更换费用昂贵,导致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保费较高。
- 使用便利性方面
- 续航里程有限:多数电动汽车续航不如油车,一般标定在250-450公里,实际多在200-350公里,低温、高速行驶、使用空调等情况会使续航大幅缩水,长途旅行易产生焦虑。
- 充电速度慢:电动汽车慢充需6-8小时,快充也需30-60分钟达80%电量,相比油车加油的便捷快速,在紧急出行时极为不便。
- 充电设施不足:充电桩数量远少于加油站,分布不均,偏远地区、老旧小区等地难寻充电桩,公共充电桩还存在损坏、被占用等问题。
- 车辆保值方面:由于电池存在衰减问题,且电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新车型不断推出,导致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保值率普遍较低,使用几年后的折旧损失较大,在二手车市场上难以卖出好价钱。
- 安全与维修方面
- 安全隐患:液态锂电池具有易燃属性,一旦电动汽车发生碰撞等事故,电池组容易短路起火甚至爆炸,且留给车内人员的逃生时间较短,相比之下,油车在自燃前一般有更多的预兆和逃生时间。
- 维修成本高:电动汽车的维修技师相对缺乏,且零部件稀缺、价格高,一旦车辆出现故障,维修难度和成本都相对较大。
- 消费观念方面
- 传统驾驶偏好:部分消费者喜欢油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换挡的顿挫感带来的驾驶乐趣,认为电车驾驶体验过于平淡,缺乏“感觉”。
- 对新技术存疑:一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电池技术不成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可靠等,更愿意选择技术成熟稳定的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