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营运电车销售有一定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如下:
机遇
- 政策支持: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如购车补贴、税收优惠、路权开放、运营补贴等,这些政策可降低营运成本,提升营运电车的性价比,刺激购买意愿。
- 成本优势: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营运电车在日常运营中的能耗成本更低,在车辆保养维护方面也更简单,长期来看能为运营企业或个人节省不少成本,对于追求运营效益的客户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 环保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更倾向于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营运电车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特点,符合环保要求,在一些对环保标准要求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市场需求较大。
- 技术进步: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营运电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不断缩短,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提升,解决了过去消费者对电车的一些担忧,使营运电车在实际运营中的适用性更强。
- 市场需求增长: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机构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有望达到1650万辆,增速接近3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预计超过55%,整体市场呈增长趋势,营运电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将受益于这一增长。
挑战
- 价格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众多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降价、补贴等优惠政策,这使得营运电车的利润空间被压缩,销售难度增加,客户在购买时会更加注重价格对比和性价比。
- 消费者认知:部分消费者对营运电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期使用成本仍存在疑虑,担心电池寿命、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需要销售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产品介绍和市场教育,以消除客户的顾虑。
- 充电设施:虽然充电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充电设施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这对于营运电车的使用便利性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营的车辆来说,充电问题可能会成为客户购买的阻碍。
- 产品同质化:市场上营运电车的品牌和车型逐渐增多,但部分产品在性能、配置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销售人员需要在众多类似产品中突出自己所销售车辆的特点和优势,难度较大。
- 品牌竞争:头部品牌如比亚迪等市场优势明显,而一些新品牌或小众品牌则需要通过价格战等方式来吸引客户,单台车利润下降,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销售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