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开高速充电速度不能简单地以快慢来定论,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车辆自身因素
- 电池容量与材料:电池容量越大,充电时间往往越长。目前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较高,相对更有利于快速充电;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好,但能量密度稍低,快充性能一般较弱。
- 充电功率:车辆支持的充电功率越高,充电速度越快。如采用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像极氪001,最大充电功率能达到360kW,充电10分钟就能补充300公里的续航里程。
- 电池管理系统(BMS):BMS会根据电池的当前状态动态调整充电速度。当电池电量较低时,可以进行大电流快速充电;随着电池接近满电,为了避免过热或锂枝晶的形成,BMS会逐渐限制充电电流,充电速度变慢。
充电桩因素
- 充电桩功率:充电桩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常见的直流快充桩功率有50kW、120kW,甚至可达350kW,高功率充电桩能在30分钟内为车辆充入70%-80%的电量。
- 充电桩数量与使用情况: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数量少,使用的车辆多,充电速度可能受影响。多个车辆同时使用一个充电桩时,会分配功率,导致充电变慢。
环境因素
- 环境温度:锂电池快充的最佳温度在25℃至45℃之间。寒冷环境中,BMS可能限制充电电流以保护电池,充电速度大幅下降;炎热环境中,为防止电池性能退化或出现安全风险,热管理系统需降温,也可能影响充电速度。
- 电网电压:用电高峰时电网电压会下降,影响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和速度。
一般来说,如果车辆和充电桩都支持高功率快充,且在电池电量20%-80%的区间,环境温度适宜等理想条件下,充电速度是比较快的,能在30分钟左右将电量从20%充至80%。但如果是在电池电量较低或较高的阶段,或者遇到低温天气、充电桩功率低、电网电压不稳定等情况,充电速度就会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