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池包靠什么散热

2025-02-19 02:01:24  阅读 5 次 评论 0 条

电车电池包常见的散热方式如下:

  1. 自然冷却:依靠自然空气对流来换热,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流动带走热量。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但散热效率低,无法满足大功率冷却需求,适用于早期一些对散热要求不高的车型,如早期的比亚迪唐、宏光MINIEV等。
  2. 风冷
    • 被动风冷:通过外部空气的自然流动进行散热,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散热效果有限,受环境影响大。
    • 主动风冷:在电池组内部安装散热风扇和通风孔,或利用鼓风机从车厢内吸气吹向电池组,增强空气流动性来散热。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成熟、维护简单,但冷却效果受环境气温影响较大,常用于一些微型车或主打价格战的电动车,如北汽新能源、丰田普锐斯等车型。

  3. 液冷:通过电池包内部的冷却管路和冷板中的冷却液,带走电池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换热系数高、热能量大、冷却效率快,能使电池一致性更好,但对密封安全性要求高,成本也相对较高。多数中高端纯电动汽车采用,如特斯拉ModelS、宝马i3、帝豪EV等。
  4. 直冷(冷媒直冷):将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装到电池上,往空调系统注入制冷剂,利用低温制冷剂快速带走电池热量。冷却效率高、加热性能好、占用体积小、成本比液冷低,但技术难度高,对制造工艺要求高,容易发生泄露,如比亚迪部分车型、宝马一些纯电和PHEV车型采用了这种方式。
  5. 热管散热: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利用液体在热管内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实现热量的快速转移。可实现更有效的散热,能快速将电池热量传递到其他散热部位,但成本较高,技术相对复杂,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6. 浸没式冷却:将电芯浸泡在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冷却液中,冷却液直接吸收电芯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好且均匀,有利于保证电池衰老一致性,但对冷却液绝缘性要求极高,目前仅未量产的法拉第未来FF91采用。
  7. 相变材料冷却: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的特性来调节温度。在电池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发生相变,储存热量;当温度降低时,再释放热量,可有效抑制电池温度的波动,但可能会增加电池包的重量和体积。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770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