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车是可以开去东北的,但需要充分考虑并应对一些挑战,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面临的挑战
- 续航里程缩短:低温会使电池活性下降,电解液黏度增大,电池内阻增加,放电性能变差。一般来说,电池包温度过低,车平均至少损失30%的续航里程。若再开启车内暖气等设备,续航下降可能更严重,有数据表明电车在低温开暖风空调,续航平均会有40%的下降。
- 充电设施不足:东北地区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部分高速路段如长深高速、大广高速北京以北段充电桩数量有限,且主流车企参与建设的快充站、换电站也少,在充电高峰时段可能需要排队等待。同时,低温会使充电时间延长,进一步增加了充电的不便。
- 车辆性能受影响:低温可能导致车身部件如车门、后视镜等被冻住,影响正常使用。轮胎遇冷弹性降低,滚动阻力变大,风阻也会因冷空气密度变大而增加,不仅会使续航再受影响,还可能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
- 极端天气风险:东北冬季可能出现暴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会导致道路结冰、积雪,增加驾驶难度和安全风险,还可能对充电设施造成损坏,影响充电。
应对措施
- 行程规划:提前通过车机导航和主流导航软件的新能源选项,规划包含充电站的路线,输入车型和能耗里程,预留足够的剩余电量,到达充电站时尽量预留100公里的续航余量,同时预留充足时间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 车辆准备:检查车辆的三电系统、刹车、胎压、充电功能和充电枪等是否正常。有条件的话准备随车充电器和充电延长线等应急物品。若车辆没有配备冬季轮胎,建议更换为冬季胎或准备防滑链,以提高车辆在冰雪路面的抓地力。
- 电池保养:尽量选择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充电,如地下停车场或封闭式车库。若在室外充电,可利用阳光为电池预热。出发前可提前启动车辆,对电池组和车厢进行预热,使其达到较佳工作温度。
- 驾驶技巧:平稳驾驶,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频繁变道,提前观察路况,尽量用电门控制车辆加减速,可使用自主巡航或辅助驾驶,以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