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不是真的“怕”高速公路,而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主要原因如下:
续航里程方面
- 能耗增加:高速行驶时,车辆所受空气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电车需要消耗更多电能来克服空气阻力。同时,电机在高速运转时可能偏离最高效率区间,电能利用效率降低。像蔚来ES8满电续航512公里,车速120公里每小时时只能跑242公里。
- 其他耗电因素:在高速上通常会开启空调、音响等设备,增加额外电能消耗。此外,温度、路况等也会影响续航,寒冷天气会降低电池性能,山路、堵车时频繁的加速和减速会加剧能量损耗。
- 续航标注与实际差异:车企测试续航里程是在理想工况下,实际高速行驶工况复杂,续航会大打折扣,导致实际可行驶里程较短。
充电设施方面
- 数量与分布:与加油站相比,高速公路上的充电桩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部分路段充电桩间距大,或者大服务区之间的停车区、小服务区没有充电桩,电车可能需要行驶较长距离才能找到充电桩。
- 使用体验:充电桩还存在维护不足、设备故障等问题,且故障信息可能不会及时显示在APP上。节假日车流量大时,还会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进一步影响使用体验。
- 充电时长:即使找到充电桩,电车充电时间也比燃油车加油时间长,快充一般也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这会增加行程时间,影响出行效率。
安全与性能方面
- 电池安全隐患:高速行驶时电池放电功率大,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可能导致电池过热,增加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如果电池使用过程中维护不当或常处于恶劣环境,性能衰减加快,安全隐患也会增加。
- 高速性能受限:虽然电车在低速时性能不错,但高速行驶时,电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能受限,加速、超车等操作可能不如燃油车顺畅。
- 操控稳定性:电车的制动能力和悬挂系统在高速行驶,尤其是长时间高速行驶时,可能表现相对较差,影响操控稳定性和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