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今年不买是否亏,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具体分析如下:
可能不亏的原因
- 技术进步快
- 充电技术:800V高压快充技术逐渐普及,如小米SU7采用800V平台,充电15分钟就能有很大程度的电量补充,相比400V的Model3等车型,充电等待时间大幅缩短。如果今年不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车型搭载更先进的充电技术,充电将更加便捷。
- 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虽未大规模量产,但半固态电池已经装车应用,如智己L6顶配、蔚来150度的半固态电池等,未来几年固态电池可能实现小批量生产,届时电车的续航和安全性等问题将得到更好解决。
- 价格可能下降
- 高端车型下探:特斯拉入门车计划明年推出并搭载FSD,价格杀入10万级;蔚来的新品牌乐道、小鹏新品牌Mona等,产品力类似ModelY,价格也将进入10多万的区间。今年花20多万买的车,明年可能10多万就能买到类似体验的产品。
- 市场竞争激烈: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2025年预计有5-8个新品牌诞生,为抢占市场份额,各品牌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
- 基础设施仍待完善
- 充电桩分布:尽管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中小城市以及老旧小区等,充电桩的覆盖密度仍然不足,充电不便的问题依然存在。
- 充电体验: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高速服务区等公共充电桩常出现排队现象,且部分充电桩存在故障、兼容性差等问题,影响充电体验。
可能亏的原因
- 政策红利
- 补贴:2025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高达2万,能有效降低购车成本,若今年不买,未来政策可能有变,补贴减少或取消。
- 优惠:部分车企推出如“3年8折回购”等政策,直接锁定残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车保值率低的问题。
- 性能与体验优势
- 动力性能:电机可瞬间爆发高马力,如小米SU7Ultra能达到零百加速2秒级,燃油车很难达到这样的加速性能,对于追求驾驶激情的消费者,今年不买就无法提前享受这种超强的动力体验。
- 智能体验:电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L3级自动驾驶、4D毫米波雷达、高算力芯片等技术不断应用,能带来更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今年不买就会错过这些先进的智能配置。
- 使用成本低
- 能耗费用:电车百公里电费仅10元左右,相比燃油车,日常使用的能耗成本大幅降低,如果今年购买,能在后续的使用中节省大量的油费开支。
- 保养费用:电车的保养相对简单,主要是对电池、电机等部件的检查和维护,相比燃油车,保养项目少,费用能省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