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拆除有轨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交通因素
- 客流下降:随着城市的发展,多条地铁线路开通运营,人们的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导致有轨电车的客流量大幅下降。比如上海张江有轨电车,2023年客流强度仅为0.01万人次/公里日,远低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规定的“0.1万人次/公里日”的初期客流强度要求。
- 通行效率低:部分有轨电车轨道并非专用道,在通过路口时需等待红绿灯,导致通行效率不高,在交通繁忙的市区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移动路障”。
- 安全隐患:有轨电车多是近十年才逐渐重新出现在中国城市建设当中,车辆流量大,行人对有轨电车的速度预估、何时可以通过轨行区等交通安全问题缺乏认知,导致不少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
- 经济因素
- 运营成本高:有轨电车的运行需要专门的轨道,轨道的修建和维护成本高昂,加之车辆购置、人员运营等费用,整体运营成本较高。而客流量的下降使得收入难以覆盖成本,对财政造成一定压力。
- 实用经济性低:以珠海有轨电车为例,其运营期间每人次运输成本约67元,约为常规公交的13倍。相比之下,公交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在成本和灵活性上更具优势。
- 城市规划因素
- 线路不符规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有轨电车线路可能与新的城市规划不符,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调整或拆除,为其他更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城市功能布局腾出空间。
- 站点设置问题:部分有轨电车线路站点设置不合理,没有串联起城市的重要区域,也没有与已有的地铁、公交等交通体系有效接驳,导致有轨电车的服务范围和吸引力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