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碰了是否有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只是轻微碰撞,未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一般来说不算特别严重;若导致人员受伤或车辆等财产严重损坏,情况就比较严重。以下是电车碰了之后的赔偿相关内容:
赔偿流程
- 确定责任:由交通警察依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因素进行判定。若一方存在明显过错,如超速、闯红灯、逆行等,其承担的责任可能较大;若双方都有过错,则根据各自过错程度分担责任;若各方均无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可能均无需承担责任。
- 评估损失
- 人身伤害: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若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若因伤致死,其家属还可主张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 财产损失:主要是车辆的损坏程度、维修费用,以及可能因车辆损坏导致的其他直接财产损失,如车上物品损坏等。
- 保险理赔:若电车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首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超出部分再由商业险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付。若未购买保险或保险不足以赔偿全部损失,则由双方按照责任比例分担。
- 协商赔偿或法律诉讼:在明确责任和损失后,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赔偿。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赔偿项目及标准
- 医疗费:涵盖伤者因治疗所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药费、住院费等一切合理且必要的费用,以医院出具的正规票据为准。
- 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期限计算。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 营养费:按照医生建议的营养补充需求和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定金额,一般每天几十元左右。
-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以正式票据为准。
-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通常每天100元左右。
-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