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区电车充电是比较方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充电设施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常德全市累计建成投运的充电站点313座,公共充电桩2987根,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8%、86%,个人充电桩超过12000根。
- 充电设施分布广泛
- 公共区域:在市内的街头巷尾能较容易地找到特来电、小桔充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和国家电网等不同品牌的充电站,且运营商较为多样,经常能在1至2千米内寻找到一个以上不同品牌的充电站。
- 小区内部:武陵区已新建集中充电场所150处,升级改造70余处。全市超七成物业小区已建成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841个物业小区已建成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2200多组,充电车位2.4万多个。
- 交通干道及景区:按照《常德市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前,建成充(换)电站158个,充电桩696个(车位),基本形成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且部分景区如桃花源景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等也为游客提供了充电等便民服务。
- 充电方式多样
- 充电桩充电:公用充电桩以快充为主,功率多在20至50千瓦,还有一定数量的慢充桩,可满足不同充电需求。
- 换电模式: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市分公司已在全市内部署了151个“共享换电柜”,为超过3000名骑手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换电服务,有需求的居民改装电动车电池接口后也可扫码换电。
- 政策支持与保障
- 规划引领:编制了《常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25)》,对充电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
- 规范管理:印发《关于规范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对充电桩立项程序、验收整改、摸底排查等进行规范,还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强制定检,确保充电设施安全可靠。
- 奖补激励:制定了《常德市社会公共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对2021-2023年新建的充电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建设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