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用户的用车成本是否高,需要综合多个方面来考量,以下是具体分析:
补能成本
- 优势方面:如果是在家里安装充电桩,利用低谷电价充电,成本会非常低。部分地区低谷电价可低至0.3元/度,以百公里耗电15度计算,每公里成本仅0.045元。若年均行驶2万公里,年度用电支出仅900元。
- 劣势方面:若经常在公共快充站充电,尤其是在高速服务区等场景,成本会有所上升。部分高速服务区的电费可能达到1.8元/度左右,以百公里耗电18度计算,每公里成本约0.324元。
保养成本
- 优势方面:相比传统燃油车,电车无需更换机油、火花塞、传动液等,保养项目较少。一般基础保养主要是检查冷却液、制动液、空调滤芯等,费用相对较低。通常电车单次保养成本约300元,保养周期为1.5-2万公里,年度保养支出约600-800元。
- 劣势方面:电车的电池冷却液更换、电控系统检测等可能费用较高,部分豪华品牌更换一次冷却液可能要花上千元。另外,如果电池出现严重衰减等问题,在质保期外更换电池的成本高昂。
保险成本
- 劣势方面:由于电车的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维修费用较高,所以保险费用普遍高于燃油车。一旦电池受损,维修或更换的成本可能高达几万元,甚至接近车辆的残值,导致车主需要选择更全面的险种,增加了年度支出。
- 优势方面:如果车主驾驶习惯良好,不出险且少违章,保险费用可能会有所降低,在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政策下,后续保费也有一定的优惠空间。
残值成本
- 劣势方面: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纯电动车1年保值率为71.5%,3年保值率为51%。如一辆20万的电车,3年后只能卖10.2万。技术迭代快、电池衰减、配套设施更新等问题,都会导致电车残值率较低。
- 优势方面:一些头部品牌的电动车,如特斯拉、比亚迪等,由于品牌影响力大、技术实力强,其保值率相对较高。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未来电车的保值率可能会有所提升。
总体而言,如果是日常短途通勤为主、家中有充电桩、车辆使用年限较短且对车辆残值不太敏感的用户,电车的用车成本相对较低;而对于经常长途出行、对充电时间敏感、车辆使用年限较长且追求高残值的用户来说,电车的用车成本可能并不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高于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