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并非全是电车,但电车占比确实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成本因素
- 运营成本低:电动汽车的能源成本明显低于燃油车。通常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约15度,按每度电1元左右计算,每公里成本仅0.15元左右;而燃油车百公里油耗若为7升,每升汽油按8元计算,每公里成本约0.56元。而且,电动汽车的保养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无需更换机油、火花塞等零部件。
- 政策优惠多: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大,新能源车不需要缴燃油税、能够免费拿绿牌、享受国家购置税补贴、绿牌本身不限行等,这可以为司机和平台节省不少费用和时间成本。
环保因素
- 减少尾气排放: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符合环保理念和政策要求,也能提升滴滴平台的社会形象。
- 顺应绿色出行趋势: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滴滴平台增加电车数量,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环保出行的需求。
技术因素
- 续航能力提升:如今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一般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300-600公里,能够满足城市内日常出行接单的需求。
- 充电设施改善:各地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充电桩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快充技术也日益成熟,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量,减少了司机的充电等待时间。
平台与车企合作因素
- 稳定销售渠道:对于车企来说,滴滴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订单量,是一个稳定且巨大的销售渠道。车企与滴滴合作,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车型,能够保证一定的销量,实现稳定的营收。
- 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与滴滴合作,车企的车辆在市场上的曝光度增加,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体验其产品,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促进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