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爆燃的几率不大。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曾表示,因动力电池热失控缺陷所召回的电动车比例只有3%。美国汽车保险工具网站AutoInsuranceEZ的统计数据显示,每10万辆电动车中仅发生25起火灾,而燃油车为1529.9起,混合动力车辆则高达3474.5起。澳大利亚当地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4年中,整个澳大利亚地区只记录了6起电动车火灾事故,起火概率仅为汽油和柴油车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爆燃几率较小的原因
- 电池技术进步:如今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不断优化,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有效防止过充、过放和过热,如特斯拉的BMS能很好地调节电池状态,降低自燃风险。电池的制造工艺和材料也在不断改进,例如采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和隔膜,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 车辆设计优化:汽车制造商在车辆设计时会采用防火材料和隔热措施,将电池与其他部件隔离,即使电池出现问题,也能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还会设计良好的散热系统,确保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 安全标准严格: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车辆的防火要求等,企业只有满足这些标准才能生产和销售电车,从源头上保障了电车的安全性。
存在爆燃风险的原因
- 电池问题:锂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高温、挤压、撞击等情况下,内部可能发生热失控,引发爆燃。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增长,电池性能下降,内阻增大,也会增加爆燃风险。
- 电气系统故障:汽车行驶中电气线路可能因振动、摩擦出现短路,电机、电控系统等设备故障,也可能导致过热或短路,引发爆燃。
- 充电设施问题:不合格的充电桩或充电过程中出现故障,可能导致过充、过流等情况,引发电池热失控。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充电,也会影响充电安全。
- 使用和维护不当:车主私拉乱接电线充电、充电时间过长、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不合理使用等,都可能给电车带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