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后轮的胎压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的推荐胎压:
- 按季节划分
- 夏季:气温高于25℃时,后轮胎压一般在2.2-2.5bar较为合适。因为夏季高温使轮胎变软,适当降低胎压能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降低爆胎风险,提升舒适度和续航。
- 冬季:温度低于10℃,后轮胎压可保持在2.5-2.8bar。低温会让轮胎变硬,增加胎压能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抓地力。
- 按轮胎状况划分
- 新轮胎:可在标准胎压值基础上增加约0.2bar,使轮胎更好地磨合,发挥性能。
- 老旧轮胎:尤其是磨损严重的,应适当降低胎压,按胎压标准下限调整,以减少轮胎压力,避免过度磨损或损坏。
- 按载重情况划分
- 空载或半载:可按胎压标准值下限调整,比如夏季2.2bar,冬季2.5bar。
- 满载:按胎压标准值上限调整,夏季2.5bar,冬季2.8bar,以更好地支撑车身重量,保证行驶安全和稳定性。
- 按行驶地区划分
- 低海拔平原地区:后轮一般2.2bar左右比较适宜。
- 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胎压值要下调到160-190kPa,即1.6-1.9bar;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地区,180-200kPa,即1.8-2.0bar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