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车一般指在燃油车基础上改造为电动车的车型,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设计方面
- 空间布局受限:燃油车原本是围绕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设计的,改造后为安置电池和电机,可能会牺牲车内空间,比如后排腿部空间变小或后备箱容积减小。部分车型甚至要抬升车内座椅高度,导致头部空间也受影响,降低了乘坐舒适性。
- 重心分布不佳:电池无法像原生电动汽车那样合理布局,会使车辆重心改变,可能影响操控性能,在高速行驶、转弯或紧急避让时,车辆稳定性降低,增加失控风险。
安全性能方面
- 电池防护不足:不是原生设计,电池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护,容易引发起火、爆炸等严重后果。
- 电路风险较高:在燃油车基础上改造,线路布局可能较混乱,增加了电路故障概率,短路时易引发火灾。
车辆性能方面
- 散热问题突出:电池布局不合理,在长时间或高速行驶时,电池散热困难,温度过高会使电池性能下降,续航里程大幅缩短。
- 动力传输低效:整体设计非为电力驱动优化,动力传输效率低,导致加速性能不佳、能耗较高,影响驾驶体验,还增加了使用成本。
后期维护方面
- 维修难度增大:独特设计使维修复杂,一旦出现故障,维修人员检测和维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维修费用也更高。
- 零部件供应不足:市场保有量相对较低,零部件供应可能不充足,进一步提高了维修成本和难度。
智能网联方面
- 交互升级困难:燃油车平台采用的CAN网络总成通讯速度慢,车辆很难实现实时智能交互,也难以进行整车OTA升级,智能化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