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没有严格规定必须在某个特定时间上高速,但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可以有以下一些合适的时机:
从电量角度
- 出发前电量充足时:出发前应确保车辆电量充足,一般建议电量在80%以上,这样可以有足够的续航里程应对高速行驶中的电量消耗。如果是长途出行,也可以在电量充至80%左右时就出发,利用剩余的20%电量前往下一个服务区进行充电,以减少充电等待时间。
- 电量剩余20%-30%时: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当电量剩余20%-30%时,就应该开始寻找服务区进行充电,避免因电量过低而导致车辆抛锚。因为电量过低不仅可能无法到达下一个充电站,还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
从时间角度
- 避开出行高峰期:像春节、国庆等节假日的出行高峰期,高速上车辆众多,服务区的充电桩使用需求也大,容易出现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例如春节期间,年前的腊月二十左右和正月初六的返程高峰,充电车辆较多。如果可以,尽量避开这些时间段上高速,选择错峰出行,能减少充电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 根据服务区充电桩使用情况:了解服务区充电桩的使用高峰和低谷时间,如国家电网和高德地图曾预测春节期间每天12点-18点是高速充电站的充电高峰期,19点后充电车辆逐渐减少。可以选择在低谷时间段上高速,到达服务区后能更快地使用充电桩。
从车辆性能角度
- 车辆状态良好时:在出发前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轮胎、刹车、电池系统等,确保车辆处于最佳性能状态。特别是电池系统,如果发现电池有异常情况,如充电异常、续航明显缩短等,应及时进行维修或保养,再上高速。
- 根据不同季节特点: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电车的电池活性较好,续航表现也相对稳定,比较适合上高速。夏季气温高,若不开空调制冷,续航也较为可观,但要注意高温对电池的影响,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行驶。冬季气温低,电池活性下降,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需要提前预热车辆,并且控制好车速,尽量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上高速。
从路况角度
- 路况良好时:尽量选择路况良好、车流量适中的时间段上高速,这样可以减少因堵车、频繁启停导致的电量消耗,也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体验。如果遇到暴雨、暴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道路湿滑或能见度低,会增加行车风险和电量消耗,此时应谨慎上高速,待天气好转、路况改善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