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电车轨道主要有胶轮导轨式和钢轮钢轨式两种,其样子各有特点,具体如下:
胶轮导轨式轨道
- 组成结构:由行车道和导轨组成。车辆行走系统为橡胶轮胎,导向轮经导轨引导车辆运行。导轨一般焊接为无缝结构,铺设于路面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中。
- 导向轨:采用特殊断面形状钢轨固定在混凝土道床内,导向单元由两个倾斜的导轮组成,与导轨成45°角接触。
- 整体形态:从外观上看,行车道部分与普通道路相似,但在其一侧或中间会有一条特殊的导轨,导轨通常嵌入地面,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在行车道上的正常通行,车辆的橡胶轮胎在行车道上行驶,导向轮则在导轨上运行,以确保车辆沿着固定路线行驶。交通设施导轨电车胶轮导轨式轨道
钢轮钢轨式轨道
- 轨道形状:与传统铁路轨道近似,一般采用槽型轨,两条钢轨平行铺设,轨顶与路面平齐或略高于路面,钢轨的截面形状类似“工”字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电车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力。
- 轨道结构类型
- 有砟轨道:与传统有砟轨道基本相同,由道床、轨枕和钢轨等组成。道床采用碎石等材料铺设,轨枕铺设在道床上,用于固定钢轨,使钢轨保持正确的位置和间距。这种轨道造价低廉、养护维修作业方便,但道砟对城市环境有一定影响,一般应用于郊区等较为空阔地带。
- 无砟轨道:底座板或支承层一般灌注在道路结构中,在上面铺设道床板或轨道板。轨道的上部结构凸出于道路平面,使得路面交通仍不能运行于轨道之上。在平交道口处,需要将轨道埋入道路中才能使相交道路的机动车平顺通过。
- 埋入式轨道:将全部轨道结构埋在道路铺面之下,轨顶与路面平齐,解决了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共享路权的问题,使道路表面看起来更加平整美观,减少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