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车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 续航方面
- 里程有限:尽管主流电车续航有一定提升,但相比燃油车仍有差距,一般燃油车加满油可行驶700-800公里甚至更多,而多数电车续航在500-600公里。
- 续航不稳定:实际续航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高速行驶时,电车续航普遍下降30%-40%;低温环境下,电池活性降低,续航里程也会大幅缩水。
- 充电方面
- 设施不足:充电桩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在老旧小区、偏远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分布仍不均衡,车桩比与理想状态还有差距。
- 速度较慢:即使是快充,通常也需1-2小时才能充满,相比燃油车加油几分钟就能继续行驶,充电时间成本较高。
- 兼容性差:不同品牌、类型的充电桩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部分电车无法在某些充电桩上正常充电。
- 成本方面
- 购车成本高:尽管有补贴等政策,但电车的初始购置价格整体上仍普遍高于同等配置的燃油车。
- 电池更换贵:电池是电车最昂贵的部件,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性能会衰减,更换成本可能高达几万元。
- 保险费用高:由于电车电池和电气系统风险较高,维修成本昂贵,保险费用比油车平均贵1000元左右。
- 保值率较低:电车技术更新快,二手车市场认可度低,三年保值率仅为51.5%,远低于燃油车的65%以上。
- 安全方面
- 电池隐患:电车电池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因电池问题召回的新能源汽车缺陷产品占比超过50%。
- 技术风险:如自动驾驶等技术仍在发展中,尚未完全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 售后方面
- 网点较少:相比燃油车,电车的维修网点相对较少,在一些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可能很难找到专业的维修服务。
- 专业人员缺:电车的维修需要专业的电气知识和技能,目前市场上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维修技术人员相对短缺,可能导致维修不及时或维修质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