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跑长途主要有以下一些弊端:
续航里程有限
- 目前多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在400-600公里左右,一些高性能或高端车型可能达到700-800公里,但实际续航还会受到环境温度、驾驶习惯、车载负载、辅助设备使用(如空调)以及路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活性降低,续航里程可能会大幅缩水,有的甚至减少30%-50%。这就导致在长途行驶中,需要更频繁地寻找充电桩进行补能。
充电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
- 数量不足:尽管近年来充电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与加油站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偏远地区、乡村以及部分高速公路上,充电桩的覆盖密度还远远不够,可能行驶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找到一个充电桩。
- 分布不均:充电桩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而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或山区,充电桩数量极少。在长途旅行中,可能会出现某一段路程根本没有充电桩的情况,给行程规划带来很大困扰。
- 使用不便:部分充电桩可能存在故障、被占用等情况,导致车主无法顺利充电。而且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在兼容性、支付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不便。
充电时间较长
- 快充:一般快充也需要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才能将电量从较低水平充至80%左右,与燃油车加油几分钟就能继续行驶相比,充电时间成本较高。
- 慢充:如果使用慢充,时间则更长,可能需要6-8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充满,这对于长途旅行来说,会大大增加行程时间,降低出行效率。
电池安全问题
- 长时间高速行驶或在高温环境下,电池会持续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导致电池过热,增加热失控等安全风险。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跑长途时,电池安全隐患相对更高。
车内空间和舒适性受限
- 为了容纳电池组,一些电动汽车的车内空间布局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或后备箱空间可能会变小,影响乘客的舒适性和行李的存放。对于长途旅行来说,舒适的乘坐环境和足够的储物空间非常重要,这方面电车可能相对燃油车会稍逊一筹。
救援难度较大
- 电车在长途行驶中如果出现电池故障等问题,救援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由于电车的技术相对复杂,一般的维修店可能不具备维修能力,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救援车辆可能也需要特殊的装备来拖曳电车,这可能会导致救援时间延长,给车主带来更多不便。